《骆驼祥子》里车夫的工作餐:“祥子吃了十二两肉饼,一碗红豆小米粥,一
《骆驼祥子》里车夫的工作餐:“祥子吃了十二两肉饼,一碗红豆小米粥,一边打着响嗝一边慢慢往家走。”
这是祥子和虎妞结婚后,偷偷跑出去拉车 ,独自在外面吃的第一顿工作餐。
祥子和虎妞的婚姻刚开始并不算融洽,一连十几天被迫呆在家里伺候虎妞。虎妞欺骗了祥子,又不让他出去拉车。而祥子不愿待在家里闲着,也不想在经济上依附虎妞,所以才偷偷跑出来拉车。
拉完车的祥子不想回家面对生气的虎妞,跑到茶馆喝了两壶茶。喝过茶,他觉出饿来,又去食摊吃了十二两肉饼和一碗红豆小米粥。
实话说,自从祥子成亲后,饮食条件是上来了。平时只买两个烧饼饱肚,现在敢点肉饼了。
在《骆驼祥子》里,像祥子为代表的低收入,无前途的底层劳动者,大多时候只能在街边解决吃饭问题。吃的也是些大饼卷大葱、小焦油炸鬼、马蹄烧饼之类的物美价廉、结实耐饿的食物;喝的也只是一两个铜子儿买来的茶叶碎泡的茶。
哪怕是上等车夫,吃的也只是羊肉馅包子、馄饨、老北京老豆腐;喝的也只有十个铜子儿买来的有降火功效的“好茶”,配上两包白糖。
处于中层的脑力劳动者的伙食,则是好了许多。像曹教授、夏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可以天天保证有热汤热饭热菜,有净水、凉茶喝,过着无衣食之忧的小康生活。
而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上层人物的吃喝就更好了。像车厂老板刘四爷这样的小资本家办六十大寿的寿宴——“三个海碗,六个冷荤,六个炒菜,四大碗,一个锅子”的席面,底层老百姓怎么吃得上。
即使是虎妞,在婚后失去老父亲的援助后,还是可以天天吃羊头肉、熏鱼、硬面饽饽、卤煮豆腐等底层劳动者吃不起的零食。
比上面三个等级更惨的是没什么劳动能力的赤贫阶级,以老马爷孙为代表。他们连一天两顿都不能保证,吃的是窝窝头、白薯粥之类的食物,有时候只好买了落花生或铁蚕豆,虽然不能挡饥,可是能多嚼一会儿。